我国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市场研究及分析

  • 泛略咨询
  • 2018-10-06
        废旧轮胎是我国再生橡胶的主要原料,占到再生橡胶市场的50%~60%,废旧轮胎对再生橡胶市场影响重大。

        1、废旧轮胎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轮胎的需求逐年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废旧轮胎也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递增。


        2013年1-12月全国橡胶轮胎外胎累计总产量9.65亿条,同比增长7.18%。12月当月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639万条,同比增长7.55%。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以8%至10%的速度递增,2013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超过3亿条。我国生产轮胎消耗橡胶已占全国橡胶资源消耗总量的50%左右,2012年我国产生废轮胎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年产废轮胎将会突破2000万吨。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当于我国5年的天然橡胶产量。

        2、废旧轮胎处理途径

        目前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途径大致有5种:

        (1)轮胎翻新

        翻胎工业是橡胶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资源再生利用环保产业的组成部分。旧轮胎翻新不仅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有几百家轮胎翻新企业,但翻新率仅约3%,不仅远低于世界第一轮胎翻新大国美国约14%的翻新率,也低于世界平均6%的翻新率。

        (2)生产再生胶粉

        (3)热解

        废轮胎在高温下分离提取燃气、油、炭黑、钢铁等,然而由于投资大,回收费用高,且回收物质质量欠佳又不稳定,因此,这种回收利用方式目前很难推广,有待进一步改进。

        这是一种废轮胎普遍的处理方法。热裂解处理过程是将胶粒输送到热裂解炉进行热裂解,胶粒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进行热裂解,其中气相产品进入洗涤塔冷凝冷却,冷凝下来的燃料油品经冷却后送罐区储存,不可凝的轻组分(C5以下的烃类气相)回收做为热裂解炉的燃气。这种方法处理,因其是在高温高压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有毒气体产生,对环境和人体有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这种方法技术复杂,装置庞大,成本很高,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制约了其他范围的推广应用。

        (4)生产再生胶

        (5)废旧轮胎原形直接利用

        用作港口码头及船舶的护舷、防波护堤坝、漂浮灯塔、公路交通墙屏、路标以及海水养殖渔礁、游乐游具等,但使用量不到废轮胎量的1%。

        废轮胎处理发达国家均按废弃物处理立法,对利废企业给予鼓励与补贴。如美国各州的立法不同,但处理废旧轮胎政策基本相同,均分别给于每条轮胎3-5美元的补贴;加拿大规定每处理1吨废旧轮胎给60美元的补贴;欧洲每吨给于140欧元补贴;我国台湾每吨废旧轮胎由台湾环保署给于3200元新台币补贴,香港每吨由香港环保署给于1700元港币补贴等,该费用均在收缴的废旧轮胎回收处置费中支付。美国废旧轮胎回收率超过90%。目前世界上废旧轮胎回收率最高的国家是芬兰,接近100%,整个欧洲接近80%,日本废旧轮胎回收率接近90%。目前我国废旧轮胎回收率很低,仅为50%左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3、再利用面临问题

        (1)回收体系不健全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废旧轮胎回收体系不规范,缺乏从生产、收运到处理的具体管理办法,以个体为主的回收网络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废旧轮胎利用的需求。由于没有形成回收系统和规范的回收市场,废轮胎的回收利用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状态,每年约有50%的废旧轮胎,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特别是子午线钢丝轮胎;回收站点的设立没有列入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由于受利益驱动,回收的废旧轮胎资源流向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

        (2)行业缺乏监管

        从目前废旧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的情况来看:首先,废旧橡胶回收市场多为自发形成,由于分布比较分散,从业人员难以统计,各地方政府多缺乏对这些回收站和回收人员方面也缺乏有效管理;其次,从生产厂家来看,大中型的企业会加入到与之相关的协会中去,废旧橡胶综合利用行业80%以上的企业多为小型个体厂家。因此,整体来看,废旧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在监管方面比较缺乏。

        (3)废旧轮胎的无公害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废旧轮胎的实际回收中用于“土法炼油”等非法加工和低品位利用总量约占回收总量的20%以上,特别是一些落后小企业非法收购废轮胎土法炼油,既浪费橡胶资源,又在炼油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硫化氢、苯类、多环芳烃有毒有害气体等废弃物,在一些地方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4)行业税负高

        废旧轮胎加工企业不能享受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由于废旧轮胎从民间收购,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造成了重复征税,本来微利的行业,更加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企业生存困难。

        4、轮胎翻新行业市场状况

        轮胎翻新作为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013年全国废旧轮胎产生量为1080万吨,无害化利用率约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翻新轮胎的品种也不够广泛,目前80%以上集中在公交、货运载重汽车的轮胎翻新上;轿车轮胎的翻新市场才刚刚起步,大型矿用轮胎的翻新率仅占20%,航空轮胎的翻新率仅为10%左右。

        目前国内轮胎翻新企业超过1000家,年产能约为2000万条。轮胎翻新企业年产量达到5万条以上的有50余家,年产量超过10万的企业已有15家以上,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量已达到30万条以上。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轮胎翻新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江苏等地,产业布局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已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多种资本共存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工信部在2010年底公布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到2015年,国内旧轮胎翻新水平有较大提高,载重轮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轮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轿车轮胎翻新实现零的突破;《意见》同时指出,在未来五年将培育10家左右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知名企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汽车数量随之成倍地增长,轮胎作为汽车使用的易耗品,每年的消耗量也随之大量增长。

        同时,能源资源日益匮乏,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作为橡胶制品的轮胎势必不断涨价;再加上国家对车辆超载的严格管理会彻底改变过去大量的轮胎一次就完全用废的状况。诸多有利因素会使轮胎多次翻新,然后报废形成普遍的惯例。全国上亿条轮胎的翻新会形成数百亿元的巨大市场,轮胎翻新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目前行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有四方面:

        ①国家对新轮胎翻新产品缺乏强制性质量标准;

        ②轮胎保护意识差导致可翻新率低;

        ③生产不规范,生产设备落后;

        ④翻新胎质量问题不断,消费者认可度偏低。
 
(责任编辑:泛略咨询)
本文关键词:
Copyright ©北京泛略思晟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601618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院3层    邮箱:fanlve@fanlve.com
京ICP备1303364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