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分工情况

  • 泛略咨询
  • 2014-04-03
        海洋石油勘采主要包括勘探、油井建设和石油开采三个环节,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为石油公司、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油田服务。其中,海工装备制造环节包括原材料、配套设备、辅助船舶与平台建设四部分,油田服务主要包括工程承包与钻采服务。在海洋工程开发投资中,海洋工程装备占总投资的20%~25%,油田服务部分约占50%,其他支出占20%~25%。

        海工装备的诞生要经历从设计到生产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明确的分工。
      
       在合同设计和详细设计之前更为重要的步骤是概念设计和基本设计,一项新产品只有在经过了概念设计和基本设计之后才可能被船东认可,进而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图 1   海工装备设计流程
       一、欧美垄断基本设计

        在开发新船型的“基本设计”方面,欧美企业占据了绝对主力的位置。
表 1   世界著名海工装备企业
       从过去的历史业绩来看,美国F&G公司设计了140余座的各式钻井平台;荷兰GustoMSC公司已经设计了19艘左右的钻井船,另外在各类型钻井平台和FPSO领域也有60个左右产品设计;美国Diamond Offshore公司在自升式与半潜式平台领域共完成约45个产品设计;  日本MODEC公司在FPSO方面有30余艘产品的设计、运营经验;挪威Aker在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领域都有建树,尤其在其中的钻井设备设计方面;另一家挪威公司Ulstein是主要的辅助船设计企业,AHTS、PSV、OCV、铺管船等海工辅助船设计量近150艘。上述的企业除日本外基本都在欧美海工装备业曾经发达的国家,它们曾经在海工装备制造方面辉煌过,现在设计工作仍然掌握着全球市场的供给,而制造工作已经转移到了亚洲国家。

        二、亚洲负责装备制造

        欧美国家是海洋工程的发源地,也是海工装备最早开始设计、制造的地方。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目前制造部分已经基本转移到了亚洲国家。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建造 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韩国以价格低廉、交货迅速、质量上乘等优势在手持订单数量上全球领先。新加坡赢得了众多欧美国家石油钻井平台制造、FPSO改装订单。

        产业转移是产业链自身优化的洗染表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造船行业的一个分支,也继承了产业转移的特性。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欧美,70—80年代的日本、韩国,以及现今的新加坡和中国,大部分钻井设备的产业转移路径都非常相似。

        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成本优势,我国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移的条件,未来的5~10年将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的“黄金十年”。但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依然面临研发设计能力薄弱、核心配套国产化程度低的发展“瓶颈”。2000年以来,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通过在中国投资、与中国企业合作等方式,利用我国的发展机会,从而增加了我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
表2  海工装备建造企业列表
        三、装备配套企业

        目前,海洋工程装备核心设备和技术配套几乎全部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如下表所示。
表3   先进国家深海装备技术

 
(责任编辑:泛略咨询)
本文关键词:
Copyright ©北京泛略思晟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601618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院3层    邮箱:fanlve@fanlve.com
京ICP备1303364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