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 泛略咨询
  • 2019-10-12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记者注意到,在《方案》发布的同时,由中国残联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上,首次“试水”关于康复产业的产教融合:国内首个康复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揭牌。
 
  全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总经理郭媛媛在“当康复产业牵手职业教育·首届产教融合论坛”上表示,今年是中国残联改革年,将更好地服务国内残疾人士,但是康复产业的人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所在,呼吁更多的职业院校关注康复和辅具产业。
 
  截至2018年,中国有8500万名残疾人,全国共有残疾人托养机构8435个,为22.3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有88.8万名残疾人接受了居家服务。但市场需求和服务缺口依旧非常大,距离2020年人人享有康复的愿景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台湾长期照顾资深专家、辅仁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教授刘淑娟也表示,康复产业,尤其是辅具产业未来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因为辅具是未来每个人的好朋友,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人会老,也都需要被照顾,但单靠人去照顾他人终究会有情绪,也会感到累,但辅具不会。另外,教育和辅具产业界的融合非常重要,也是产教结合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真正做到融合是非常不易的,更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因为每一个辅具里面都融合了其他专业在里面。“辅具产业要有永续教育的概念,因为随着我们健康状况和年龄、时代等的变化,辅具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善,需要创新精神。”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建如表示,当前国家自上而下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自2017年以来各类政策密集出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大瓶颈问题即职业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如果职业教育不结合产业将难以走远。“中国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做得非常好,因为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都是规划出来的,教育与产业结合非常紧密,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融合的路径。”
 
  郭建如说,《方案》亮点在于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要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此前产教融合结合得并不理想,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模式问题,往往呈现学校热、企业不热,官方热、民间不热,上面热、下面不热的尴尬局面。一些职业院校往往也出现在项目申报时很积极,一旦项目通过后则积极性降低的问题。”郭建如说,“此次《方案》的主要政策工具是以各方企业利益为基础,一改过去政策倡导性居多,而对各方经济性利益考虑不足的问题。”
 
本文关键词: 产教融合,泛略咨询
Copyright ©北京泛略思晟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601618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院3层    邮箱:fanlve@fanlve.com
京ICP备1303364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