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政策情况

  • 泛略咨询
  • 2014-04-28
        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该行业的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大气污染治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大气污染治理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倾斜、政府的扶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环保法规执行、监管及处罚的力度。

        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尤其是《“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全力做好大气污染控制,表明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高度重视。《规划》要求,研发推广重点行业烟气脱硝、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及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与装备,示范推广非电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改造提升现有燃煤电厂、大中型工业锅炉窑炉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加快先进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及细微粉尘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
表1  近年国家和部委颁布环保法规及政策一览表

       
        针对中央政府制定的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规划目标,各地政府也相应进行了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规划。主要规划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产业规模上确定了产值和增长速度,二是在培育企业上确定了龙头骨干企业的数量及发展方向,三是在产业布局上确定了环保产业聚集区和基地。
表 2   我国地方政府发布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从2012年1月1号起,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11)正式实施。其中要求:新建机组2012年开始、老机组2014 年开始,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得超出100mg/m3

        在中国,火电脱硝涉及经济和环境问题。在全国环保大会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便与环保部签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同时,减排目标也被纳入各省的评价考核中。

        近期中国许多省份的环保厅都就本省火电脱硝进行了规划。湖北省列出11台必须于2013年完成脱硝建设的火电机组;上海市将燃煤电厂脱硝项目列入 2013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辽宁省将国家要求的脱硝机组从 30 万千瓦的标准提升到 20 万千瓦;山西省要求未完成 2012 年脱硝任务的机组停产整治。此外,重庆、青海、河北等省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
 
(责任编辑:泛略咨询)
本文关键词:
Copyright ©北京泛略思晟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601618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院3层    邮箱:fanlve@fanlve.com
京ICP备1303364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