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中西部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促进平台(IPCW)北京办公室获悉,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西部有关省、市产业组织共同筹办的“首届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大会”,将于2014年7月26日至27日北京开幕。
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潜力无穷。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提升。
随着国家对于中西部扶持政策的加强,以及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升级,大量的技术、资金进入中西部,这一地区已经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新战场。另一方面,今年年初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一轮中西部的市场开发,对助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2%,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这一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然而,中西部地区的节能环保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其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较单一和人才结构尚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的节能环保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快速高效发展。在此现状下,市场和企业不仅要加快技术和产品的引入,特别是产业链的整体引入,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银行资本和专业组织来共同组建专业化合作渠道,才能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西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作为一个政策带动性较强的产业,节能环保受到了高层的重视,成为拉动国内有效需要、推动经济转型的一大动力。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第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涉及到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节能环保产品、节能与环保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能够快速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发展,中西部投资和工业的发展增速也比较快,产业的向西转移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动力。
目前,中西部地区又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地区,而城镇化又为建筑业带来了大的发展机遇。据估算,社会80%的能耗都是来自工业,如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领域;其次是建筑行业,且有95%的已有建筑都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能够达到节能标准的也不足20%;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列能耗和环境问题,这也为中西部地区打开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地区发展节能环保事业创造条件。
本次会议由今年一月十八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正式成立的“中西部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促进平台”(简称IPCW)负责承办,该平台在著名经济学家、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国务院参事蒋明麟、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等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精准的专业化运作,已经为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国内外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发展,搭建起了高规格、高层次、专业化的合作对接平台;建立了国际、国内针对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促进体系,专业化整合国际、国内各方资源,为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支持措施。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官员Adegboyega Ajani(阿佳尼)对此表示,联合国今天在很多领域可以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因为有交流平台的建立,通过交流平台,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对接合作,推动有价值的技术能够应用到产业的发展中,中西部成立的平台在未来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大会”将每年举办一次,通过举办大会,为中西部地区积极引入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资金,助推中西部相关省、市政府部门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加大节能环保产品推广力度,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挖掘出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潜力,创造经济增长点,为投入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企业找到商机和财富。
本届大会将重点支持节能产业、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生态农业与现代化农业产业五个领域的国内外企业的项目合作对接,具体表现为:
一、节能产业,包括:1、节能技术与设备;2、节能产品;3、 节能服务向下延伸,又可以分为:1、 电配送传输;2、工业节能;3、 建筑节能;4、照明领域;5、交通领域。
二、环保产业,包括:1、环保设备与技术;2、环保产品;3、环境服务;向下延伸,可以分为:1、水处理;2、大气污染治理;3、垃圾处理;4、土壤修复;5、环境监测;6、噪声消除。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包括:1、矿产伴生资源;2、工业固体废渣;3、汽车工程零部件;4、报废物品(非金属、非电子、非汽车等);5、厨余废弃物;6、农林废弃物;7、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资源。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具有成熟且具有产业化基础的技术,包括:1、生物质能转换:中小型沼气工程、生物质气化供气、发电工程;2、太阳能光电和采暖;3、地热发电与采暖;4、风力发电: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属于研发和技术攻关具有应用价值的,包括:1、燃料电池技术;2、温差能源利用技术;3、废弃物发电;4、燃料制造与热利用技术;5、生物质液化(酒精发酵);6、新型地热利用;7、海洋能发电技术。
五、生态农业与现代化农业产业,包括:1、绿色农业;2、物理农业;3、休闲农业;4、工厂化农业;5、特色农业;6、观光农业;7、立体农业。
(责任编辑:泛略咨询) |